超聲內鏡是指在內鏡下進行的一種檢查方式,主要用于食管、胃、小腸、大腸等消化道疾病的診斷,可針對局部微小病變進行觀察,明確病變的嚴重程度,并進行相應的治療。
1、食管:可以檢查出局部黏膜的光滑度、連續性、完整性,以及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、腫瘤、潰瘍等;
2、胃:可以檢查出局部黏膜有無炎癥、糜爛、潰瘍,或者有無腫瘤等病變,還可以觀察胃部蠕動情況。對于胃部的非占位性病變,超聲內鏡較容易發現,而對于占位性病變,超聲內鏡可較清晰地顯示病變位置、大小,以及病變范圍;
3、小腸:可以檢查小腸的長度、厚度,以及是否有腸梗阻、腫瘤等疾病;
4、大腸:可以檢查出局部有無炎癥、息肉、腫瘤等病變,還可以觀察腸腔有無狹窄、擴張、占位等情況。
除此之外,超聲內鏡技術還可用于胰腺、脾臟等器官的檢查,特別是胰腺的檢查,常用于胰腺炎、胰腺癌等疾病的診斷。而脾臟的檢查主要是通過超聲內鏡進行檢查,可明確是否有脾臟腫大、脾血管瘤等疾病。
當患者出現腹部不適或者腹痛癥狀時,建議及時就醫,遵醫囑選擇超聲內鏡進行檢查。超聲內鏡是相對較先進的內鏡技術,與胃鏡、結腸鏡等相比,超聲內鏡的觀察會更加清晰,對發現早期胃腸道病變具有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