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部超聲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式,有助于實質臟器的超聲診斷,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力。腹部超聲檢查的結果主要包括正常結構、異常結構,以及炎性、占位性病變。
1、正常結構:在進行腹部超聲檢查時,若為女性,應觀察子宮、附件等部位,正常結構在超聲下呈規律的高回聲或中等回聲,并且具有一定的活動度,一般為2-3cm。如果檢查時發現異常回聲,呈不均勻的高回聲或中等回聲,或者存在鈣化、低回聲,則考慮局部出現占位性病變,如卵巢囊腫、腎囊腫等;
2、異常結構:如果腹部超聲檢查結果中,存在肝臟內出現異常回聲,或者存在膽囊內出現強回聲、中等回聲,一般屬于肝臟或膽囊內出現腫瘤,如肝癌、膽囊癌等;
3、炎性病變:如果腹部超聲檢查時,局部出現中等回聲或高回聲,同時邊界不清晰,存在低回聲或無回聲,則考慮局部出現炎性病變,比如膽囊炎、闌尾炎等;
4、占位性病變:如果腹部超聲檢查結果中,發現局部出現邊界不清的異常包塊,包塊內有明顯的血流信號,則考慮可能存在惡性病變,比如肝癌、膽囊癌、小腸癌等。
除上述情況外,腹部超聲檢查還能夠對于腹腔積液進行定性診斷,所以無論是進行腹部超聲檢查還是進行其他影像學檢查,均需要配合醫生積極進行檢查。在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前,建議避免進食、飲水,以免導致檢查結果出現誤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