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靶向性超聲檢查是指在超聲影像學的引導下,利用穿透技術和軟件對局部病灶進行掃描,幫助確定病灶的起源位置,并輔助腫瘤的定性診斷和鑒別診斷。臨床上經常使用的非靶向性超聲檢查主要包括超聲造影技術、超聲彈性成像技術、超聲導向經皮穿刺活檢術、超聲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等。
1、超聲造影技術:超聲造影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影像學診斷技術,利用造影對比劑注入血管后進行多體層動態觀察,可以清楚顯示微小病灶和邊緣組織的微小病變,從而提高超聲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;
2、超聲彈性成像技術: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是一種新的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,利用組織間的高度組織彈性,在剪切、旋轉、推動時產生剪切波,可以清晰地顯示與正常組織交界處的細微結構,從而提高超聲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;
3、超聲導向經皮穿刺活檢術:超聲導向經皮穿刺活檢術是利用超聲影像學技術,在超聲或MRI圖像的引導下,對需要進行活檢的部位進行穿刺,并將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的一種技術。該技術可以提供傳統的組織活檢,所謂的金標準就是因為活檢能夠提供病理診斷,幫助確定患者病變的起源位置,準確定性診斷和鑒別診斷;
4、超聲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:超聲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利用胸腔積液為標本,在超聲或CT引導下進行穿刺,并通過導管、操作管道進入肺部抽取液體,隨后通過顯微鏡觀察,明確病變類型、部位等,從而確定病灶的良惡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