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科術前超聲檢查通常包括關節超聲、肌骨超聲、血管超聲、神經超聲、導管超聲等。通過超聲檢查,可以對手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,建議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檢查。
1、關節超聲:可以對全身各個關節進行檢查,觀察關節的形態、結構、位置,以及關節腔內的液體量、形態或者血流情況。如果在關節腔內發現積液或者血腫,可以通過超聲檢查進一步明確;
2、肌骨超聲:可以對肌肉、肌腱、韌帶、筋膜等組織進行檢查,觀察其形態、結構、位置,以及血流情況,可以明確是否存在肌肉萎縮、肌腱斷裂,以及局部筋膜炎癥等;
3、血管超聲:可以對身體的血管進行檢查,觀察血管的走行分布、狹窄、斑塊的情況,也可以觀察到動脈瘤的具體位置,對于周圍血管是否發生病變,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診斷作用;
4、神經超聲:可以對身體的坐骨神經、股神經以及腓總神經等部位進行檢查,觀察是否有神經病變,從而明確神經是否受到壓迫或者損傷;
5、導管超聲:可以對身體的導管進行檢查,觀察導管內是否有血栓形成,也可以對輸液的針頭進行檢查,從而明確是否有氣胸等情況。
除上述檢查外,如果需要對肌腱或者骨骼進行手術,還可以配合骨科醫生的核磁共振檢查。由于不同醫院的超聲檢查室內環境不同,所以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。如果患者有關節或者肌肉等部位的病變,建議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超聲檢查,可以更好地對病變進行診斷及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