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入彩色超聲通常是指在彩超的引導下進行的檢查,通過介入手段對體內病變進行檢查的一種技術。臨床上常用于對肝臟、脾臟、胰腺、膽囊、腎臟等器官進行檢查,也可用于子宮、甲狀腺、淋巴等部位的檢查。
1、肝臟:對于肝臟的檢查,一般優先選擇超聲造影,因為其是無創性的檢查,且較為方便、快捷。對于肝臟局灶性病變可以做出初步診斷,也可幫助確定腫塊的大小、數目、形態、邊界、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,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;
2、脾臟:脾臟通常在腹部其他臟器病變的超聲檢查中,作為比較重要的檢查項目,可以幫助判斷脾臟有無增大,以及脾臟內有無其他占位性病變;
3、胰腺:胰腺是人體內較大的消化器官,通常可以通過超聲檢查判斷胰腺的厚度和形態,幫助判斷胰腺是否存在炎癥或腫瘤。同時也可以在胰腺內注入造影劑,從而明確胰腺是否存在占位性病變;
4、膽囊:膽囊可通過彩超進行觀察,通過造影技術觀察膽囊內的病變情況,有助于對膽囊結石、膽囊息肉、膽囊壁增厚等疾病進行診斷;
5、腎臟:腎臟超聲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對腎臟進行檢查的手段,利用超聲對腎臟進行檢查,可以判斷腎臟有無增大或萎縮,能夠對腎囊腫、腎膿腫等疾病進行初步診斷;
6、子宮:子宮通常可以通過超聲檢查進行常規的觀察,也可對子宮內的病變情況進行清晰觀察。
除此之外,若是進行淋巴,也可以在超聲下顯像,幫助判斷淋巴結有無增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