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食管超聲檢查一般在3-6個月做一次,檢查頻率一般是半年左右一次。經食管超聲檢查可以明確判斷患者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、食管憩室、食管腫瘤等疾病,建議遵醫囑進行檢查。
1、反流性食管炎:經食管超聲檢查能夠發現患者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,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嚴重程度,是比較常規的檢查方式。檢查前一般需要空腹4-6個小時,檢查前一天晚飯后應禁食,檢查時需要將探頭經口腔伸入到胃中,以觀察食管壁的情況,一般需要經過口腔進行檢查;
2、食管憩室:食管憩室是指消化道食管局部的囊樣膨出,超聲檢查可觀察到囊樣膨出的開口部位,可明確判斷是否有食管憩室。如果出現食管憩室,則需要遵醫囑每半年或一年進行檢查一次;
3、食管腫瘤:如食管平滑肌瘤、食管癌等疾病,經食管超聲檢查可判斷腫瘤的大小、范圍與深度,也可觀察腫瘤是否壓迫血管或其他組織等。如果出現腫瘤,則需要遵醫囑進行檢查,并且可能需要長期復查;
4、其他情況:超聲檢查也可用于經胸超聲檢查,對發現胸腔積液比較局限的診斷有幫助。還可以觀察心臟的大小、瓣膜病變、心包積液等情況,也可用于經食管超聲檢查。
經食管超聲檢查前應注意飲食清淡,盡量避免攝入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避免飲酒等,以免刺激咽喉部而出現惡心、嘔吐等不適癥狀,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