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道做超聲內鏡檢查一般不能直接切除。超聲內鏡是將內鏡探頭經口腔伸進食道,在體內對胸腔進行超聲波掃描,可以觀察到食道壁的病變,如潰瘍、腫瘤等。由于食道位于胸腔內,進行超聲內鏡檢查時,通常不能直接切除食道病變。
1、黏膜層:早期黏膜層較薄,在進行超聲內鏡檢查時,可能會出現漏診或誤診的情況。目前超聲內鏡已廣泛應用于食道疾病的診斷,通常在進行食道黏膜層觀察時,會將病變黏膜層和正常組織進行區分,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率;
2、黏膜下層:由于食道病變會引起黏膜下層的浸潤,超聲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病變范圍,并且能夠直接進行病變的切除;
3、肌層:食道的特殊結構造成食道下段管壁較厚,超聲內鏡檢查不易發現較早期的腫瘤或異物,但可通過超聲內鏡進行病變的切除;
4、漿膜層:食管外膜屬于光滑平滑的結構,只有在出現腫物或增生時才會出現漿膜層的增厚,通過超聲內鏡檢查可直接切除病變。
除上述情況外,由于超聲內鏡可以對食管進行縱向掃查,可觀察到食管周圍的情況,因此可觀察腫瘤或食管壁外的增生組織等。如果發現病變存在,一般需要經過多點取樣分析后才能明確病變性質,從而決定是否需要切除食管。進行超聲內鏡檢查時,被檢查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,配合醫生進行檢查。